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四个着力”推进权力规范运行

来源:机关工委 时间:2023-08-18  稿件上传:机关工委

市生态环境局以强化政治建设为纲领、以“深实严细久”作风标准,厚植“一清如水生态绿,两袖清风党旗红”的清廉文化,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推进权力规范运行。

一是以着力培育廉洁文化。探索从学习看政治修养、从决策看政治站位、从落实看政治担当、从风气看政治生态、从自律看政治引领。建设清廉文化长廊,利用办公楼LED屏、楼道、网站等载体制作廉洁文化宣传牌,公示廉政风险排查情况,图文解说党纪法规,给局机关80余名党员干部发放环保干部“十六个严禁”提醒卡,推动“一清如水生态绿,两袖清风党旗红”的清廉理念深入人心,将廉洁文化因子转化为廉洁自律动力。构筑家庭廉洁防线,开展3期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清廉家庭”创建活动,以“廉政家风传颂”和“廉政小课堂”为载体,组织45名职工家属参观党建活动室、廉政文化墙、信息化监管平台等活动并召开座谈会,通过诵读经典家风,探索家风背后的家训,引导党员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亲情融入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自觉守好廉洁“后方”,充分发挥好家庭在清廉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开通廉洁“审批通道”,开展环评审批“清廉窗口”创建活动,全市生态环境政务服务事项“减时限”比例达到85%以上,23个项目免于环评手续,121个项目报批后当场取得环评批复,2021年“一网通办”连续四个季度在市直单位考核中排名第一。2022年“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市直单位考核中排名前列。

二是以着力强化廉政自觉。突出“以案为鉴”,开创性将“纪律委员讲纪律”作为每期主题党日必备议程,解读典型违规违纪案例30余次,开展“身边人说身边案例”的警示教育。每年开展系统内“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月,围绕“两本”(全省、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精心组织警示学习、专题讨论和撰写心得体会。突出“青年群体”,邀请市纪委领导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大会上作党风廉政专题辅导授课,组织4次新进公务员和新提拔任用干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和宪法宣誓。在五四青年节为青年干部讲《扣好廉政从政第一粒扣子》党课,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突出“重要岗位”,常态化开展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对涉及资金分配、行政审批的3个一级预警风险点和干部人事任命和职级待遇2个二级预警风险点岗位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集体廉政谈话,强化岗位流程规范。

三是以着力推行廉政管理。严格集体决策,制定《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与执行情况报备制度》《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约谈制度》《咸宁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考核办法》等15项制度,重大项目必须党组会集体决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备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实“三分一定”,今年以来我局在全市率先推进“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落实。针对35个岗位明确了权责事项,编制内部流程图,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梳理形成全局岗位职责与权责对应清单,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确保权力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以适应内部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强化制度保障,对拥有行政审批权限的4个业务科室,实行线上审批和线下会审相结合。实行行政执法案卷重大案审制度,成立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重大项目环保审批委员会,扎紧制度的“笼子”,让党员干部在制度的规范下秉公用权、依法行政。

四是以着力防范廉政风险。强化日常监督,在元旦、春节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微信、QQ等平台发送信息,教育和提醒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对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排查廉政风险,印发《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任务清单》,成立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咸宁市生态环境系统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选人用人、资金分配、审批监管、执法督查等关键环节,组织10个科室和6个二级单位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38个,其中一级预警风险点6个,二级预警风险点12个,三级预警风险点20个,并分类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制定廉政档案,印发《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廉政档案管理制度》,聚焦11个方面的信息内容,制定干部廉政档案,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准确掌握干部的整体状况,强化关键少数的监督,织密安全网,筑牢防火墙。(市生态环境局供稿)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双鹤路18号 中共咸宁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邮编:437100 版权所有 电话:0715-8126325 E-MAIL:hbxngw@163.com 鄂ICP备15023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