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构建协同高效防控网络,全方位完善公务用车监管体系

来源:机关工委 时间:2023-05-05  稿件上传:机关工委

近年来,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坚持每年开展公车违规使用问题专项治理,采取“自查+抽查”方式,联合纪委监委、财政等部门,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五年一轮检查全覆盖。注重认真梳理总结,及时发现公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新变化,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堵塞管理漏洞,持续不断提升公车全生命周期监管能力,逐步构建公务用车协同高效监管防控体系,形成常态长效监管合力。

一、专项纠治协同发力,持续推进从严管理

为严格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进一步完善联查联动、齐抓共管机制,全力纠治公车管理使用各类违规问题。2023年1月,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首次将加油卡积分兑换、公务车辆财务相符等问题纳入公车专项治理范畴,围绕车辆编制管理、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公务租车、公车处置不规范等7个方面,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公务用车及公务加油卡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采取“六看五查三比对”检查方式:看一车一卡、一车一账、定点停放、节假日使用报备制度执行情况,看是否喷涂标识、公车使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查派车手续是否齐全、过桥过路费是否异常、公务油卡积分管理是否规范,查是否长期租用社会车辆、是否随意租用个人车辆;比对车辆资产账与实物数量、车辆运行维护费用、单车油耗。重点对二级单位多、用车频率高、问题易发多发的33家市直单位进行了抽查。总体上公车管理日趋规范,干部职工合规用车意识明显增强,但也发现了利用公务油卡积分给私车加油、公车使用管理登记台账不规范等8类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将有关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监委处理。

二、日常监管组合发力,持续深化规范管理

汲取近年来公车管理中私车公养、公车私用等隐形变异新问题的教训,采用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监管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群众监督举报等手段,不断完善立体式、全方位公务用车监管网络。加强常态化监管。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天眼系统等实时动态监控车辆行驶状态、运行轨迹,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明查暗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财政部门、石油公司密切联系,通过“湖北省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比对,查看各单位车辆账实相符情况;通过石油公司定期对账,严查一卡多车使用、违规用公务加油卡消费或套取现金等异常行为。加强信息化监管。对现有平台优化升级,拓展服务功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逐步建立公务用车智慧服务平台。定期对北斗定位终端进行维护和更新改造,不断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和定位准确度。加大监管力度,扩大监管范围,将事业单位业务用车纳入平台管理。加强社会化监管。加大公车社会化、透明化监管力度,公务用车统一喷涂标识与举报电话,换发公务号牌,畅通社会举报途径,鼓励群众参与公车监督管理,对公车运行异常情况进行通报曝光,充分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三、管治结合精准发力,持续强化源头管理

坚持问题导向,抓好源头管理,严把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监管”关口。压实“三方”责任。压实公车管理部门主体责任,强化政策宣传引导,按照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四统一”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审批、节假日公务用车使用报备、定点停放、定点维修、一车一账等相关管理制度。压实各单位主管部门管理责任,各主管部门担责尽责,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车辆加大管控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公车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压实石油公司协管责任,石油公司严格实行专卡专用、对号加油,强化公车加油源头防控。完善管理制度。深入分析研究公车管理新问题,全面梳理公务用车编制管理、配备更新、使用处置等全流程管理的各项制度,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咸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加油卡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从源头上为公务用车管理提供刚性约束,防止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腐败问题滋生。下一步,拟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咸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及公务加油卡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公车全生命周期的规范管理,解决公车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和盲点问题,以制度管人管事,提升公车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水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供稿)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双鹤路18号 中共咸宁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邮编:437100 版权所有 电话:0715-8126325 E-MAIL:hbxngw@163.com 鄂ICP备15023528号